超级不锈钢是指性能(特别是耐蚀性)优于原有的同类不锈钢的统称,主要包括高铬量、高钼量(PREN值≥35)的超级铁素体不锈钢和高铬、高钼、高氮量(PREN值≥40)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与PREN值≥40的双相不锈钢。
这三大类超级不锈钢的共同特点是除耐全面腐蚀外,耐点蚀、耐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的性能优异。
与陆地油气开采相比,海洋环境洋流变化剧烈、海水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变化大、海底岩层结构与陆地井迥异。
海洋油气中 H2S,CO2和 Cl-等的含量普遍较高,海底微生物种类复杂,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能力都很强。
因此,海洋油气开采平台用特殊钢材料如不锈钢、耐蚀合金等普遍要求高耐蚀、高强高韧和高耐磨等性能特点。
国外先进的海洋油气资源钻采、加工、输运等环节均应用了大量的超级不锈钢和耐蚀合金材料。
所谓的“超级”不锈钢材料,与传统不锈钢材料相比,一般是指高 Ni /Cr/Mo、高纯净度、采用 N 合金化或变形工艺强韧化的一类高性能不锈钢材料,如超级奥氏体、超级铁素体、超级双相不锈钢以及镍基或铁镍基耐蚀合金等。
(1) 高 Mo 含量的 Cr-Ni-Mo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对于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而言,普遍具有较高的 Cr 和 Ni 含量、一定的 Mo 含量( 6% ~ 7% ) ,具有在较高温度优异的耐局部腐蚀和均匀腐蚀的能力,其耐点蚀当量 PREN 值( Cr + 3. 3Mo + 16N) 一般都达到 30 以上,部分材料甚至高达 50 以上,这确保了此类材料优异的耐蚀性能; 同时合理的 N 合金化使其兼具了较高的强度和塑韧性。
(2) 镍基或铁镍基耐蚀合金。对于镍基或铁镍基耐蚀合金来说,其 Cr,Ni 和 Mo 元素含量更高,在热带水域和离子介质复杂的条件下比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更为突出的耐局部腐蚀及耐应力腐蚀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油气媒介、油水分离或其他更为苛刻的化工工艺管道、泵阀和离心机等工况条件。
(3)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极高的 N 元素含量大幅度提升了材料的强度指标,使其具有高温条件下显着优异的强度性能,由于采用了 Mn-N 代 Ni 成为奥氏体稳定元素,使其在性能优异的同时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由于近年来其合金体系的不断优化,以及一定的 Mo 元素加入,使其也具备了优良的耐局部腐蚀性能,Cr 含量的不断提升以及 C 元素的进一步降低,改善了材料的耐晶间腐蚀性能。